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高自我效能

試圖當一個高自我效能的女子/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聊無聊中的有聊

種種軌跡.....

最近<借物少女艾莉緹>一直、一直、一直出現在腦海裡,響個不停,忍不住要大叫!她到底是借了什麼東西!媽呀好想知道!但還沒時間看。

剛剛尚未完結的語義是......最近的我發現,人往往不曉得未知的痛苦將帶領我們到什麼妙不可言的境地,那是心理抗拒之下的衝突所迸出的甜蜜火花,例如職場,例如戕害人心的鐵律鐵制度,例如朝九晚五打卡制,諸多這些並不那麼討人性迎合的事物,往往他真的有其"好的東西"在裡頭。

理論根據是什麼?
是一場平凡無奇的會議。......?!

但前提是,人能保守有天性中"隨時逃離"的本能,才能領略這種甜美,若天生就是"乖乖就範",那麼以上就是"純屬虛構"了。


菇辣可,~,。

【聊神經病】

一個人活著最可怕之處就是 catch不到一件事本身的意義之處 卻還不斷在追求.


如果你那麼在乎外在 那你老了靠什麼活?

我覺得這句話真的很好 好得叫囂 好得妙囂.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聊信仰】

來聊聊信仰吧!

信仰對我來說,從來不是什麼念茲在茲的東西,反而是緊緊跟著親密的重要他人、或重要的親密他人、或不親密的重要他人、或不很重要的有點親密他人(囉唆),在某些時刻一起去做的事情,所留下的一些痕跡,一些共同回憶,而已。

當然,有些人需要這種念茲在茲的東西,作為內心的一股力量,在生活中揮發,在生活裡作為某種memo,提醒自己不要頹喪,提醒自己要光明面對未來,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我只是喜歡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民間信仰,家裡每年過年拜拜,拜天公、拜祖先、拜廟裡的大神,直到最近幾年祖父祖母過世了,也祭拜他們,這種拜拜,讓人有"根"的感覺,有家族緊密的親切感,有文化的延伸;而最重要的是,對我來說,是一種"有具體感"。

我當然也喜歡基督徒的朋友們,可是,我得實話講,我真的受不了每每看到關於"耶穌愛我們"類似這樣的辭彙在fb上產生洗版的處況,每一則每一則,每一時每一分。

我的疑問是,假如信仰就在心中,為什麼不恰到好處就好?我真正的疑問是,分分秒秒把自己的行為與意念歸功餘God,成也god,敗也god,那麼我會覺得自己羸弱不堪,活得羸弱極了!沒骨骼極了!


我有信仰(動詞)的能力,但那對象似乎隨著時空與氣場不時變動著,當前執著什麼,就是信仰著什麼,例如即將可能養的一隻貓,那貓就是我的神囉?喵!當然可以這麼講!喵!

常有基徒說,真正的神沒有偶像,但膚淺的我從小就信任看的見摸的著的東西,尤其是放在紅包袋裡的千元大鈔,總不能裡面空空但得到一句話:這包很大包哦!啊。這樣膚淺且幼稚的比擬也只能出現在日記裡抒發了,但這即是我啊。

任何一種宗教,只要有人信奉,這某種層面是不是符合商學中"使用者付費"或者"永遠沒有賣不出去的一塊布"的義理,根本沒有什麼絕對的真或假呢?

信什麼都好,但我覺得不要忘了算信自己一份,那很重要。

怕麻煩的我,真的希望這輩子能和家人每年過農曆年一起去大廟裡面拜拜就好,就這麼每年每年下去;我還要去日本京都,那個充滿廟宇的古都,澈底要喜歡那裡的文化,某些人總喜歡被大片感染,但多半不問那染料成份是什麼。(日本宗教的細節--當然想了解但沒到要熱中的地步啊就是這個意思)

啊~這就是我啊~

剛剛怕麻煩的意思是......把耶穌扛在自己心上分分秒秒、讀經、查經、慧根低落的我,覺得那總有種被監視的感覺,偶爾慧根會乍現的我也覺得,基督信仰對我而言當然也常是一種心靈洗滌,所以我才也會偶時上教會,偶時會和基督徒朋友聊聊,而其實我並不喜歡以"基督徒"三個字來標籤我的朋友分類,倒是比較想這麼描述:我的朋友中平常有讀聖經習慣的那部份人。

因為基督徒太歸類了,本身已經夠"歸類"了,還要被我這個"非基督徒"更加歸類,我不喜歡。:)

ps: 內心響起:信仰耶穌的人會排斥去京都嗎?除了去傳道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