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回顧

當我們初見詩經,
我們得知:

情動於衷,而形於言,
言之不足,故嗟嘆之,
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
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你親像一首詩,吹的我飄搖不定,勾的我神魂析離
多年之後,依然戀著你,莫想有何等的惆悵,
因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深深牢記你,思索你,惦記你,景仰你,崇拜你,迷戀你,在心底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LV老羅


老羅令我想起LV的老故事

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裡,傑克與蘿絲浪漫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全球成千上萬的觀眾。但鏡頭之外,沒有實景拍攝重現的片段是,這艘英國豪華郵輪沉沒海底80年後的一次探勘行動,科學家從海底打撈起一件那些富豪們帶著家當飄洋過海的LV硬皮箱,撬開一看,裡面竟然連一滴海水都沒有滲進去。

於我而言,老羅在我心目中十二年來如同一個固若磐石的品牌,從來沒有改變過,這是一個曾經令我從深深愛慕到如今深深敬佩的老師(愛慕的成分未減....哈),從嶄新的鴛鴦蝴蝶夢之高中少女時期到如今不新的而立之年

高中時期對於老羅的印象,像在庭上證據確鑿的口供,那般的證據確鑿,更別說是王羲之筆下那入木三分的墨漬,我分不清楚因為熱愛國文而熱愛國文課,或者是因為熱愛國文老師而熱愛國文課,或者是因為熱愛國文老師而熱愛國文,更或者是熱愛國文而熱愛國文老師,但分清楚的是,有一副文青文青體質的自我,遇到老羅這樣的國文老師,在某種程度上,除了非常對味,還多了點視野大開的成分,基於此,三年來的國文課,自己彷彿扮演著捕捉畫面的鏡頭,更像被鏡頭捕捉的畫面,心態上認真而又喜又懼,喜於期待被注意,懼於不知如何鎖定自己身為學生本分定位的衝突,形成一種複雜的情緒,如今想來,那不過就是一種深深的迷戀,以資本主義裏頭的品牌論,就是一種對於自己深愛的品牌心生的深厚專屬感,沒有第二順位的替代品

這篇文章僅是在陳述關於自己對於某重要他人的一種感受之細節,走出校園數年來,深刻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把某一種型奉為人生的圭臬,實質上已脫離了人性裡理性的範疇,更貼近信仰的概念,信仰的支撐出自於自己本身不足之處,更可與崇拜此動詞互為近義詞,對於老羅的迷戀,是一種信仰或者崇拜,更是自己本身深深不足之處,話說回來,此種思維在講求人人相信自己的超速世代裡,某一來說卻是種落後與不健康,但我擁抱此種落後與不健康,並已將此墊積成為人生諸多雜質中的最底層,最根基,最核心,最赤裸,最是永遠心中那抹針對典型在夙昔一詞的最針對


校慶回到十八歲的時空有感而發,見到由衷敬愛的老師,心頭喜悅,十二年飄然而過,而立之年剛過,在回到高雄的住處的深夜,忍不住寫下了這看似肉麻的一篇,也許是對於青春年華的自我盤點,也許在是敘述能力貧弱的高中時代,面對愛慕對象想說卻從未說出口的一種告白吧!(笑)


吾愛戀吾師,吾更敬愛吾師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30

我發現,人對於自己越是忌憚的事,隱微中會先做好預備,雖然那件事尚未發生,但自我的適應機轉會讓自己彷彿已然面臨之,隨時隨地處在一個已經適應完備的狀態

反之,人面對自己越是欣喜期待的事,到了就是到了,還沒到就是還沒到,那怕一分之差,一步之遙,都是內心計較的距離,比如小學時期期待的遠足或旅行

我的三十歲,就是屬於上述的前者,其實,早在剛過二十九歲生日的那天起,我就當自己已經是個三十歲的人了,所以我提早一年過了365天的第三十歲,到今天真正過生日,未來還有365個日子要過三十歲,也就是說,我的三十歲這一年,在感受上其實是過了730個日子,兩年

呵呵,我很囉唆,也很婆婆媽媽,為著這一年是如此鄭重地在迎接,但也如此忌憚它的到來

並不想思索或討論關於這一年給予我的新望或是甚麼全數身心靈的調整或期待之類,從高中時期的我早就明白以感官與心來過日是最隨性不過的了,而且總是命中目標,就算沒有命中目標也在標的的邊邊,一個饞或心魔靠過去搓攏搓攏,也就命中了,沒甚麼要緊

當想起露西所說的:一切的度量衡(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365天,一公里一千公尺.....),都是人類拿來方便理解其能力侷限所能理解的有限的世界的設定,而事實上,唯一能證明萬物存在的,則是時間

謝謝這樣的理論讓我不再把自己框架在3這個數字,甚至未來的4、5、6......,隨時隨地顧好我們的內在小孩,保養好面皮肝脾與肢體,舉酒敬知識與創造力,這樣一來,日子應該能過得更優哉點,何不?

jude,祝妳生日快樂,謝謝這天祝我生日快樂的每一個人